彩88-安全购彩

经验交流

 印章管理内控审计探索实践(精密测量创新研究院柯宁)

发布时间:2020-08-21

   一、印章管理的重要性

  印章是单位对内、对外经济活动的法定标识,是单位经济权利的象征,直接关系单位的经济利益。盖有印章的文件,是受法律保护的有效文件,同时意味着单位对文件的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印章如被他人盗用或冒用,很可能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相关责任。

  二、印章管理内控审计的工作目标

  印章管理内控审计的目标是了解并评价所级印章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在内控设计方面具体评价制度内容的完整性,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印章管理的安全性等;在内控执行方面具体评价印章的种类及存放,日常使用管理及流转(相关管理人员出差及节假日)情况和档案管理等。

  三、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现场审计前,审计人员通过开展审前调查,按照风险导向的原则确定审计实施方案,具体包括。

  (一)审计重点:可能产生重大经济风险的公章、财务专用章和合同专用章等;

  (二)审计期间:2017年1月至审计进点时刻;

  (三)审计思路:从印章管理信息入手,测试印章管理活动全过程,检查相关制度的遵循性,评估相关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管理漏洞和舞弊风险;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分析原因,关注业务流程中是否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优化点,为研究所进一步规范印章管理,完善印章管理工作机制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

  在实施方案中,围绕具体工作目标和审计思路设计实质性测试的各项程序。

  (一)查阅制度:了解目前执行的印章管理的内容、有关要求及程序;

  (二)现场观察及访谈:检查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存在不利于印章管理的环境因素,访谈各级人员是否了解用印政策并遵照执行,收集对用印程序的评价意见;

  (三)盘点:了解印章保管情况和印章状况(是否存在破损、瑕疵等,如存在则需了解相关状况的发现时间),检查合规性;

  (四)穿行测试:相关业务管理流程的符合性测试(抽样);

  (五)核对用印台账及记录:印章审批并登记使用的合规性,记录的完整性;

  (六)专家鉴定:对可疑的印章文本进行专家鉴定,确认印章的真实性,继而判断印章管理内控是否已产生重大管理漏洞。

  四、应关注的重点风险及其对策

  (一)是否在制度中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由于所级印章用印后的各种文件代表研究所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具有高度严肃性,而印章管理人员的责任是根据用印程序进行用印,并不能对相关需用印的文件内容进行审核,故审计建议在制度中明确经办人员、审核人员、审批人员及印章管理人员的具体责任,使相关环节的人员在印章使用过程中避免流于形式,做到严格审批及管理。

  (二)所级印章的安全性是否存在风险,即印章管理是否有安全保护措施,在流转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不完善的情形等。印章的日常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印章的安全。另外,印章管理人员可能存在出差或休假情形,此时可能会导致印章从原管理人员处流转至其他管理人员处或由其他管理人员代为行使用印职责。如果流转环节不规范或不完善,则存在盗盖风险。在审计过程中除关注用印审批流程外,还应重点关注印章的流转环节的程序设计是否合理、严谨及规范,也要兼顾成本效益原则,除非必要的流转,尽量避免让其他人员代为行使用印管理职能。

  (三)用印审批单的填写是否规范。用印审批单是用印业务审批的过程记录,如果相关信息填写不规范,容易产生违反领导审批真实意图的风险事件,也容易造成夹带用印情形。出现问题后,不利于用印文件的真实性判断。建议高度重视用印审批单的设计及填写的规范性,尽可能的使用网上审批程序,保存好过程文本,避免产生盗盖风险。

  (四)印章管理过程中的违法或违规责任是否明确。由于印章的重要性,极易产生法律风险及经济纠纷,使得印章管理必须规范,对于违规用印的情形必须重视,对盗用印章、伪造印章等情形更应明确责任追究内容。否则,一旦出现违法违规用章情形,相关制度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措施,不利于用章责任的查处和责任追究。

  五、印章内控审计工作总结

  本次审计通过对研究所多年来印章制度及相关资料的追踪分析,挖掘了印章管理内控相关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1. 研究所的管理部门经历了从机构臃肿到精简的过程,倾斜到印章管理的人员等资源有限;2. 年轻的管理人员多,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对具体的管理工作理解不到位; 3. 研究所对印章管理重视不够。日常管理中更重视项目申报、人才、经费管理等核心业务,认为印章管理是流程审批的末端,只是完成手续; 4. 印章管理负责人对工作重心认识不到位:(1)重审批,轻流转,只对自己经办的业务负责;(2)重方便,轻严密,希望用印需求随时都能得到响应,人为增加舞弊风险;(3)重创新,轻基础,忽略重要的基础性管理程序,形成管理漏洞;5. 缺乏责任追究意识,印章管理是规范要求很高的管理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的措施,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变形。

  经过本次印章内控审计工作,笔者提几点思考供参考:

  (一)内控审计业务范围广,内部审计人员未来大有可为。新时代,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提出“放管服”要求,但没有健全的内控体系做为依托,“放管服”要求无法落地。内控审计可以快速高效审视研究所的业务管理,独立评估内部控制的管控水平,发现管理漏洞并有效规避风险。内部控制涉及单位管理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人员大有可为。

  (二)内控审计工作要求高,内部审计人员要强化学习。如前所述,内部审计工作是提升单位整体内控水平的有效抓手,但审计质量需要依靠精通各项管理业务的审计人员独立参与并客观评价。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强化学习,以确保始终保持工作胜任能力,必要时借助外部专业力量。

  (三)内控管理涉及环节多,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重视实地考察,关注接口多,跨部门对接的环节。很多业务的内控措施都不可能只涉及单一部门单一方式,像采购、资产管理、基建等业务活动的不仅管理时间就、流程长,而且跨部门接口多,内部控制活动复杂。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重视实地观察,对流程复杂和工作接口多的业务应重点关注了解,通过细分责任揭示各类风险。

  (四)内控审计着力对接“放管服”,审计建议应务实高效,切忌“五花大绑”;也不应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在对业务的理解深度和把握尺度方面,审计人员容易陷入管理误区,要么想“管住”而忽略管理成本,要么“一步到位”而忽略客观条件。同时内部控制是在逐步完善和优化中,管理层与内部审计人员问题视角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提出审计建议时应持职业审慎态度,在与被审计对象或管理层深入沟通的基础上,争取合适的审计建议落到实处。

附件下载: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