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安全购彩

经验交流

 乡村振兴之乡村产业发展绩效审计问题探讨 

审计之家 发布时间:2021-05-24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曾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县域乡村振兴为例,阐述乡村振兴之乡村产业发展绩效审计的经验和现存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乡村产业发展审计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容

  乡村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和载体。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重点规划,先后开展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农业科技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等6类国家农业园区示范创建工作,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乡村产业发展审计的内容和必要性

  开展乡村产业发展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最大化发挥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此外,对促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也有重要意义。

  乡村产业发展审计主要方面是:

  (1)围绕产业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全面了解县域产业特色和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关注地方政府产业振兴规划实施情况。

  (2)关注项目实施管理情况。关注地方政府的各类农业园区有无多头重复评定、重申报轻管建、偏离功能定位甚至搞非农建设等问题;项目资金是否及时足额筹集到位,有无因资金不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质量不高、拖欠工程款等问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否因地制宜采取适当补偿方式,有无虚报冒领、套取骗取补贴资金;产业振兴项目是否按要求建立落实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

  (3)关注项目管护使用情况。关注地方政府是否建立运营管护长效机制,有无明确管护运行主体和经费来源,有无因后期管护不到位导致的项目闲置废弃、无法使用甚至损毁等绩效不高的问题;是否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强化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二、乡村产业发展审计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审计范围涉及专业范围广、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乡村产业发展审计涉及财政、农业农村、发改、自然资源、人社、残联、工商等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审计人员需具备农业、建筑、机械、财经、国土规划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满足上述综合能力素质的审计人员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

  (二)涉及的政策法规多,政策法规连贯性较弱。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产业发展涉及的部门多、资金类别多,且每个专项资金都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绩效考评指标。要对每个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就必须先熟悉与每项资金相关的政策法规、实施方案等,才能对每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模式和方式要有所了解和掌握,这将占据审计人员大部分时间,用在现场审计的时间就有限。

  (三)审计发现整改问题多。审计发现整改问题多,如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作为、慢作为等懒政怠政问题,骗取套取或违规享受资金问题,资金滞留闲置问题,涉农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不合规不规范问题等等,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有利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考虑基层实际情况。

三、乡村产业发展审计问题的建议

  (一)整合优化人员配置,提高乡村产业发展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1)在审计人员组成方面。贯彻落实“审计一盘棋”的工作理念,由市审计局主导,抽调县市区审计局经验丰富、业务精通、多个相关专业的人员组成审计组,既解决审计范围广、内容专业性强的问题,还为审计人员搭建了市县两级学习交流平台。

  (2)细化任务分工,灵活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审计组内部人力资源配置,灵活运用小组分工模式,进一步细化审计人员的任务目标。一是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特点,整合不同专业的审计力量,如成立“工程招标及结算审计小组”“乡村产业项目适应性评价小组”等;二是结合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以业务骨干为核心,合理分配工作量,划分与县域乡村产业发展项目数量相适应的实地现场核实小组。

  (二)政策法规学习掌握贯彻审计全过程,审计过程中及时弥补对政策法规掌握的不足。

  (1)统一组织学习。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审计组内部对实施方案中涉及的政策法规统一组织学习,并由有经验的组员对政策法规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予以再次强调。

  (2)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完善补充政策法规掌握的不足。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或主管部门对接,并将获取的政策规定通报组内审计人员。只有对政策法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模式和方式充分了解和掌握,才能对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做出客观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三)研究甄别违法违规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有利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考虑基层实际情况。

  (1)要统筹协调,围绕政策、资金、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方案规定的审计内容,并跳出就资金审资金的局限,在微观层面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从宏观层面关注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目标实现效果,关注阻碍政策落实、目标实现的问题和困难。

  (2)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审计监督力度,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同时,要尊重基层和群众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首创精神,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全面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战略的实施对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组织机构之一,在此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将发挥保驾护航的职能。

来自:审计之家

附件下载: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